2010年3月,博世投資6億歐元,在羅伊特林根擴建了一座生產集成電路及相關部件的工廠。這是博世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單筆投資。 這筆投資,連同博世其他在電子研發上的投入,正在獲得回報。2010年,博世全球汽車零部件銷售收入增長了35%,在AutomotiveNews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00強的榜單中排名第一。 去年,這100家全球領先的零部件企業從經濟危機中復蘇——其中96家完成了比2009年更高的銷售額,有85家甚至達到了兩位數的增長。研發投入由于統計方式的不同很難衡量,但是從幾家巨頭的例子可以看出研發投入同樣也在反彈。 汽車零部件的日益復雜化,為零部件企業提供了通過創新來獲得市場回報的機會。 比如說伊頓公司,伊頓主要生產發動機氣門、機械增壓器和其他動力總成部件。伊頓主席AlexanderCutler設定目標,要求每個部門年增速要比市場增速快50%。伊頓汽車集團總裁KenDavis表示,這意味著伊頓正在把研發的預算瞄準高增長的技術,“我們在研究怎樣投入資金獲得市場增長。” 智能化零部件 對燃油經濟性日益嚴苛的要求激發了對智能化零部件的極大需求。比如8速乃至9速的自動變速箱,起停設備以及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用電池。整車廠家對安全系統和信息娛樂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所有的零部件供應商都不缺訂單,但是像博世這樣的世界級企業正在領跑研發競賽——他們有頂級的研發團隊,與整車廠家有很深的合作關系。 博世汽車集團主席BerndBohr對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充滿信心,這得益于博世在汽車電子和動力總成領域的專長。他說:“2013年之前,我們會與12家整車廠家開始近20個一系列電子交通產品的生產項目。” 位列榜單第11位的天合汽車集團透露將聘請高增長產品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電動轉向系統就是其中之一,與雷達、攝像頭和其他輔助設備結合在一起,電動轉向系統能幫助駕駛者避免交通事故。公司去年在研發上投入6.69億美元,比2009年增加了2個百分點。 2009年藍旗亞的Delta車型在歐洲使用了天合的一套系統,通過攝像頭監測車道線。如果車輛駛離車道,系統就會發送指令給自動轉向系統,車輛就會重新回到車道。天合在為這個系統尋找更多的客戶。 長期追蹤供應商和零部件趨勢的IHSiSuppli研究公司預測,2015年,美國平均每部汽車上電子產品的價值將達到1645美元,2010年這個數字是1560美元。這也反映了整車廠家要支付越來越多的錢購買零部件。 信息娛樂系統崛起 HIS同時指出,到2015年,美國能在行駛中連接上網的汽車將從目前的150萬輛激增到2950萬。大部分需要通過手機發送指令來操作軟件,軟件運行時會顯示在中控臺的液晶屏上。
位列榜單第60位的哈曼是哈曼卡頓音箱等其他音響設備的制造商,為車載娛樂信息系統供應一系列的組件:網絡和手機連接、3D導航、音樂播放器等等。哈曼表示會繼續將10%的銷售額投入研發,而大部分零部件廠商的這一比例是5%。 信息娛樂系統的客戶包括奧迪、寶馬、勞斯萊斯、克萊斯勒、雪鐵龍、道奇、法拉利、現代、吉普、梅賽德斯-奔馳、標致和保時捷。 博世的這個芯片工廠充分說明了生產高級零部件需要巨額投入。制服整潔的工人操作著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設備將半導體硅材料加工成電腦芯片。加工車間的選址避開了交通可能帶來的輕微震動,工程技術人員在操作各種儀器測試芯片的性能。新工廠一天可以將大約300塊硅材料制造成芯片。每塊硅材料可以做大約2500塊芯片,博世希望在2016年一天可以加工800塊硅材料。每個芯片的制造成本最低要50美分,像智能氣囊芯片則要達到4美元。博世北美汽車電子副總TimFrasier認為,汽車上的電腦芯片需求會以一個健康的速度持續增長。以奔馳S級為代表的高端豪華車型在剎車系統、安全氣囊、引擎控制系統、起停系統等部件上有大約700塊芯片。 博世擬在今年將11%的汽車部門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博世計劃投入45.8億美元用于汽車相關的研發,而今年設定的銷售目標是439.1億美元。去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43.9億美元和411.3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