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中國汽車出口意外取得高增長。最新數據顯示,5月,我國汽車出口量達7.21萬輛,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前5月,汽車累計出口29.71萬輛,同比增長55.6%。這項數據甫一公布,與國內汽車銷售的低迷局面相比對,更是顯得亮眼;有樂觀分析認為,中國汽車業在國外市場找到了避風港。 不過,實際情況遠不像數字上看那么樂觀。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副秘書長楊愛國日前表示,50%多的增長只是恢復性增長,是在償還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出口受阻的舊賬。與此同時,汽車出口領域存在的長期依賴新興市場、主要靠廉價手段競爭等結構性難題,讓中國汽車出口的風險仍然時時存在。 6月汽車出口延續高增長 盡管6月份整體出口數據仍未公布,不過多個廠商已提前發布喜報:7月5日,江淮汽車(600418)公告稱,公司6月份汽車及底盤銷量3.34萬輛,同比微幅增長0.28%,其中出口7500輛,同比大增467.75%;上半年累計出口量達3.55萬輛,同比增長了254.97%。 7月6日,奇瑞汽車公布,6月出口達16578輛,同比增長105.9%,再次刷新2008年5月以來單月出口銷量紀錄。據統計,上半年奇瑞累計出口已達71827輛,同比增長88.5%,已完成全年12萬輛任務目標的59.9%。 記者上周從長城汽車獲悉,其6月出口有7000多臺,上半年累計出口超過4.3萬臺。 今年以來,我國汽車企業整車出口量每月都保持了30%以上的同比增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汽車企業累計出口29.7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5.60%,其中乘用車和商用車出口分別為16.70萬輛和13.0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6.62%和34.98%。奇瑞、長安、江淮、長城和東風占據出口量前5位。 從數據上看,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延續高增長已成定局。不過,相關企業卻表現得相當低調。“還是一個恢復性增長,”長城汽車國際市場部經理張庚申說,高增速是因為之前受金融危機沖擊需求下降,今年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國際市場對低端車又有需求,而并不是因為國內車企出口實力有質的提升,實際汽車出口仍未恢復到2008年時的水平。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副秘書長楊愛國認為,今年前5個月汽車出口數字顯示,中國汽車出口確實出現了回暖,但50%多的增長還只是恢復性增長。 我國汽車出口占總產量比例仍然相當低,以2010年數據為例,當年我國汽車總產量達到1826.47萬輛,蟬聯全球第一,但出口量僅有54.49萬輛,汽車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2.98%,這個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車生產國中處于最低水平,不僅無法企及日本、德國、韓國等汽車出口大國的水平,也不及泰國、印度、巴西等當地市場蓬勃發展的國家。 結構性缺陷風險大 簡單的數據往往容易掩蓋真實狀況,實際上,我國汽車出口面臨的問題并不少。3個月之前,中國汽車企業還在為出口問題叫苦不迭,彼時受埃及動亂和利比亞戰事影響,奇瑞一度叫停了在埃及的組裝廠,華晨、吉利以及一汽等面向北非和中東的產品出口計劃也暫時擱置。 這暴露出我國汽車出口的一大結構缺陷,就是長期依賴俄羅斯、巴西、中東和北非等非發達地區和新興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截止到2010年,我國汽車(含零部件)已經出口到210個國家和地區,整車出口涉及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但發展中國家占出口總量的80%以上,其中,北非和中東地區又占據其中絕大部分份額。 而中東和北非地區往往政局不穩,這意味著一旦這些市場出現政局動蕩或限制中國汽車的措施,我國汽車出口就將面臨被動局面。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饒達表示,這是一種畸形的出口格局,這種格局一天不改變,中國汽車出口的風險將時時存在。 近年來,汽車出口熱點地區每年都不同,2008年亮點是俄羅斯,2009年熱點成了阿爾及利亞和敘利亞,2010年又是埃及,今年則輪到了巴西。“每年出口重點都在變化,”張庚申說,多數國內企業仍然是看哪里有機會就在哪里上,一旦政策或環境變化,之前努力可能瞬間喪失,過于集中個別市場,讓企業經營風險大增。 另外,汽車業仍未擺脫依靠低價格搶奪市場的狀況。統計數據顯示,以貿易總額除以汽車數量計算平均價格,2010年,我國出口汽車的平均單價僅為7.68萬元。出口車型大部分集中在低端,造成國內同類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加劇,利潤率減少。 今年,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讓出口車企利潤壓力陡增,今年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這意味著如果不漲價的話出口企業將直接損失3%的利潤。由于匯率風險大,長城汽車甚至不敢接收長期訂單,以規避匯率風險。
|